狝猴是一种富有灵性的动物,一个宋国人十分喜爱狝猴,于是专门喂养了一群狝猴。宋国人和狝猴相处久了,他们之间便有了一种灵性相通的感应,宋国人能从狝猴的一举一动中看出它们的欲望,狝猴也能从宋国人的行为举止中领会他的意图。宋国人饲养的狝猴太多,每天需要大量的瓜、菜和粮食,所以他必须节制家人的消费。但是,不管宋国人怎么节俭,仍然无法满足一群狝猴对食物的长期需求。有一天,宋国人发觉家里的存粮不够,很难过完整个冬天,于是想限制狝猴的食量。宋国人所在的村子有一棵高大的栎树,每年秋天一到,栎树上便会结满狝猴爱吃的坚果橡子。宋国人通常会在口粮不足的情况下,用橡子去喂食狝猴。但是这年,即使采摘了村里的橡子,依然很难满足狝猴的需求,于是宋国人对狝猴说:“今后你们每天饭后,另外再吃一些橡子。你们每天早上吃3粒,晚上吃4粒,可以吗?”狝猴只听到宋国人前面说的一个“3”,就纷纷站立起来,对着宋国人叫喊发怒,嫌他给的橡子太少。狝猴这种动物非常活跃,吃不饱时不仅会大肆吵闹,还会闹一些恶作剧。没有良好的待遇,它们是不会安分守己的。宋国人见狝猴不肯驯服,就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既然你们嫌橡子太少,那就早上4粒,晚上3粒,这样总够了吧?”狝猴听到他前面说了一个“4”,就马上安静了下来,面露笑意。愚蠢的狝猴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孰多孰少。现实中,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因此我们在看问题时,必须摒弃实同形异这类假象的诱惑。此外,在人际关系中,一定要讲原则、重信义,不做那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之人。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说一套做一套,切忌反复无常。因为每个人都有对安全的需要,当人们无法把握自己所交往的朋友是否出自真心时,往往不敢过于相信这个人,更不敢将真正的自己表现出来。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