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曾乘云去。
怕有愚公惊着汝。
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着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
妙语来题桥上柱。
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分类: 花落春残伤感 玉楼春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番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繁华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青山不曾乘云去。
怕有愚公惊着汝。
人间踏地出租钱,
借使移将无着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
妙语来题桥上柱。
黄花不插满头归,
定倩白云遮且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和寓意交融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繁华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开头写道青山不曾乘云去,意味着青山始终停留在人间,没有随云彩飞去。这里的青山可以代表人间繁华的景象,而乘云去则象征着繁华的转瞬即逝。
接下来的两句“怕有愚公惊着汝。人间踏地出租钱”,以愚公移山的故事为借喻,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繁华背后的努力和付出的理解和敬佩。人们为了获得繁华富贵,不断地付出努力和租金(代指代价),但作者又暗示这种追求并非易事。
接下来的两句“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描绘了星光的移位和妙语的流传。星光的移位暗喻着时光的流转,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妙语来题桥上柱,则意味着智慧和才华的传承,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印记。
最后两句“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以花和云为象征,表达了对繁华的追求和时光的停留的思考。黄花不插满头归,暗指繁华的追求未必能够完全实现,而白云遮且住,则表示对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繁华与时光流转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繁华追求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通过景物的象征和寓意的运用,辛弃疾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yu lou chūn yong yun da fu yan sǒu ye zhong qia zhao guo xing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
qīng shān bu ceng cheng yun qu.
青山不曾乘云去。
pa yǒu yu gōng jīng zhe rǔ.
怕有愚公惊着汝。
ren jiān ta di chū zū qian, jie shǐ yi jiāng wu zhe chu.
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着处。
sān xīng zuo ye guāng yi du.
三星昨夜光移度。
miao yǔ lai ti qiao shang zhu.
妙语来题桥上柱。
huang huā bu chā mǎn tou guī, ding qian bai yun zhē qiě zhu.
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