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淡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分类: 思乡忧愁 最高楼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最高楼(醉中有四时歌者,为赋)》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最高楼(醉中有四时歌者,为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中文译文: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
桂枝风淡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
对花情味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中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叹。
诗的开头以长安道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旅途疲惫的归途,同时暗示了人生的行程已经走过了许多岁月。"七十古来稀"表达了七十高龄在古代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藕花雨湿前湖夜和桂枝风淡小山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受。诗人通过饮酒和吟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并呼吁人们不要辜负竹边的雪和柳边的月,暗示人们应该珍惜自然之美。
接着,诗人表示闲暇已经过去,却依然沉迷其中,总成了痴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认为人们在忙碌中往往忽略了真正的美好,而过于追求功利,使得自己变得迷失和痴迷。
最后两句"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再次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心境。诗人种花的事业无人问津,只有上天知晓他对花的情感和品味。最后两句则以笑山中的景象来暗喻人生,云出早、鸟归迟,意味着人们对于人生的把握和追求可能会有所偏差,错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们盲目追逐功利的警示。诗中融入了辛弃疾一贯的豪放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思。
《最高楼(醉中有四时歌者,为赋)》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zui gāo lou zui zhōng yǒu si shi gē zhě, wei fu
最高楼(醉中有四时歌者,为赋)
chang ān dao, tou lǎo juan you guī.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qī shi gǔ lai xī.
七十古来稀。
ǒu huā yǔ shī qian hu ye, gui zhī fēng dan xiǎo shān shi.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淡小山时。
zěn xiāo chu, xū ti jiǔ, geng yin shī.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yě mo xiang zhu biān gū fu xuě.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yě mo xiang liǔ biān gū fu yue.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xian guo le, zǒng cheng chī.
闲过了,总成痴。
zhong huā shi ye wu ren wen, dui huā qing wei zhǐ tiān zhī.
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
xiao shān zhōng, yun chū zǎo, niǎo guī chi.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