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精选 > 苏轼 查看格言:《中秋月寄子由三首》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苏轼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苏轼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时间:2024-08-13 22:23:06 来源:人生格言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熔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
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
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花铺雪。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熔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
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
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花铺雪。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在中秋佳节思念子由的心情。诗人在开头提到自己已经有六年没有和子由在中秋之夜相聚,以及五年来这个月亮一直照耀着他们分别的身影。他用凄咽的歌声表达了与子由分离时的悲伤情绪。

接下来,苏轼提到留在京城的繁华景象,暗示他对京城的怀念。他认为这次相聚的机会是难得的,不应该轻易放弃。他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湖水比作熔化的银,月亮挂在高悬的宫阙上,形容了景色的美丽壮观。

在第三节中,诗人在深夜歌吹声停止后,描述了人们离去的景象,清樾中行人的身影瞬间变得混乱。苏轼回到家中,北堂下的寒光映照着露水滴落的树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最后一节,苏轼唤酒与妇人共饮,思念着自己的儿子。他感叹自己的衰老和疾病,与空盏相对,心中充满了苦涩。他看到河东的景色,荞麦花铺满了地面,犹如雪一般,引发他对逝去时光的回忆。他想再唱去年的曲子,但又担心自己的心会彻底断绝。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子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物和情感,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展示了他对家人和过去时光的眷恋之情。这首诗充满了感伤和哀思,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yue ji zǐ you sān shǒu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liu nian feng cǐ yue, wǔ nian zhao li bie.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gē jūn bie shi qū, mǎn zuo wei qī yān.
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liu dū xin fan li, cǐ hui qǐ qīng zhi.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rong yin bǎi qǐng hu, gua jing qiān xun quē.
熔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sān gēng gē chuī ba, ren yǐng luan qīng yue.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
guī lai běi tang xia, han guāng fān lu ye.
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huan jiǔ yǔ fu yǐn, nian wǒ xiang er shuō.
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
qǐ zhī shuāi bing hou, kōng zhǎn dui li li.
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dan jian gǔ he dōng, qiao mai huā pu xuě.
但见古河东,荞麦花铺雪。
yu he qu nian qū, fu kǒng xīn duan jue.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