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精选 > 苏轼 查看格言:《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杂诗十一首苏轼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杂诗十一首苏轼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时间:2024-08-13 22:20:37 来源:人生格言 
《和陶杂诗十一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
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
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
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
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
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
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杂诗十一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南方繁荣晚听闻,还不愿化天年。陶顽强犷铸自己,白费了许多劳力。越国人从远古就成为这样的,韩生教人们不再种粮食。我获得了灵魂之钥,解开了九重枷锁,进入了伯阳之门。在鹅城,看到了诸葛孔明的后代,看到他们生活贫苦,我为他们感到伤心。白云先生留下的智慧,不再传承于现在,化为了虚无。我在江边给李白敬了一杯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陶渊明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陶渊明风格和人物的赞叹之情,并借此抒发自己对时代的忧虑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中用南荣、化庚桑、陶顽等形象地描绘了陶渊明淡泊名利、自由不羁的人格风貌。并称赞他不按常理出牌,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接着,苏轼通过描写越子成仙、韩生不种田等描绘出当时社会的混乱和现实的无奈,抒发了自己对社会风气的失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先贤遗像不传后世的遗憾,认为白云先生的智慧应该代代相传,而不应该被遗忘。同时,给了李白一杯酒,是对他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写意明确,深情款款。通过个人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苏轼对理想人物的赞颂,对社会变迁的不满,以及对先贤智慧的向往。体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陶杂诗十一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e tao za shī shi yī shǒu
和陶杂诗十一首

nan rong wǎn wen dao, wei kěn hua gēng sāng.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
tao wan zhu qiang guǎng, wǎng fei chen yǔ kāng.
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
yue zi gǔ cheng zhī, han shēng jiao xiū liang.
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
cān tong de ling yao, jiǔ suǒ qǐ bo yang.
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
e cheng jian zhū sūn, pin kǔ wǒ wei shāng.
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
kong yu jiāo xiān shi, bu chuan yuan hua fāng.
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
yi xiang si lǐ bai, yī dian lin jiāng shāng.
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