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二三亩,败屋八九间,初至如逆旅,忽逾四十年。
屋日已朽蠹,我老不自还。
茅可刈之野,木可伐之山,尚复不能具,日夜忧其颠;况我虚幻身,念念随化迁,齿堕发亦缟,镜中失朱颜,其危甚于屋,何恃能牢坚?丰汝梨与枣,养汝汞与铅,防疾如待敌,爱气如守关,谋于履霜初,惧在横流前,书绅铭席端,虽老尚可全。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修居室赋诗自警》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修居室赋诗自警》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陆游的居所破败不堪,借此自警并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虚幻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荒园二三亩,
败屋八九间,
初至如逆旅,
忽逾四十年。
屋日已朽蠹,
我老不自还。
茅可刈之野,
木可伐之山,
尚复不能具,
日夜忧其颠;
况我虚幻身,
念念随化迁,
齿堕发亦缟,
镜中失朱颜,
其危甚于屋,
何恃能牢坚?
丰汝梨与枣,
养汝汞与铅,
防疾如待敌,
爱气如守关,
谋于履霜初,
惧在横流前,
书绅铭席端,
虽老尚可全。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居所破败的描述,二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虚幻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荒园只有二三亩,败屋八九间。陆游形容自己初来时如同逆旅,不料已经过去四十年。屋子已经腐朽被虫蛀,而他自己也老去无法回归少年时的状态。这种破败的居所成为他内心的反映,象征着他个人的衰老和生命的无常。
其次,陆游通过自己的居所的破败,引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虚幻的思考。他提到茅草可以从野外割取,木材可以从山上伐来,但他却无法修缮自己的居所。这让他日夜忧虑,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居所的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了房屋本身,而是关乎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他的身体和容颜也逐渐衰老,齿落发白,镜中失去了昔日的容貌。陆游明白生命的脆弱和虚幻,无法依赖外在的坚固物来保护自己。
最后几句表达了陆游对保持健康的重视和珍惜生命的态度。他提到要像对待敌人一样防备疾病,像守卫城关一样珍爱生命的气息。他意味着自己要在寒霜刚刚融化时就开始谋划,担心在逆境来临之前无法做好准备。他提到书写文章、品味美食都可以使他在老去的同时得到满足。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破败的居所和对生命虚幻的思考,表达了陆游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把握当下。
《修居室赋诗自警》陆游 拼音读音参考
xiū jū shi fu shī zi jǐng
修居室赋诗自警
huāng yuan er sān mǔ, bai wū bā jiǔ jiān, chū zhi ru ni lǚ, hū yu si shi nian.
荒园二三亩,败屋八九间,初至如逆旅,忽逾四十年。
wū ri yǐ xiǔ du, wǒ lǎo bu zi hai.
屋日已朽蠹,我老不自还。
mao kě yi zhī yě, mu kě fa zhī shān, shang fu bu neng ju, ri ye yōu qi diān kuang wǒ xū huan shēn, nian nian sui hua qiān, chǐ duo fā yi gǎo, jing zhōng shī zhū yan, qi wēi shen yu wū, he shi neng lao jiān? fēng rǔ li yǔ zǎo, yǎng rǔ gǒng yǔ qiān, fang ji ru dai di, ai qi ru shǒu guān, mou yu lǚ shuāng chū, ju zai heng liu qian, shū shēn ming xi duān, suī lǎo shang kě quan.
茅可刈之野,木可伐之山,尚复不能具,日夜忧其颠;况我虚幻身,念念随化迁,齿堕发亦缟,镜中失朱颜,其危甚于屋,何恃能牢坚?丰汝梨与枣,养汝汞与铅,防疾如待敌,爱气如守关,谋于履霜初,惧在横流前,书绅铭席端,虽老尚可全。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