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偶作二首》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偶作二首》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中文译文:
偶然作的两首诗
整天对着酒,追求的是兴致而不是甘甜。
一整天偶尔与众人聚在一起,畅谈的话题不拘形式。
看透了世态的闲静,对药性和疾病了解甚深。
寄给嵇中散的信,我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床上堆满了成千上万卷书,只有学者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价值。
长长的长江水,征战的士兵渡过要津。
保养身体不仅仅依靠药物,悟佛也不取决于他人。
燕石不需要过多辨别,逢时即可珍惜。
诗意和赏析:
《偶作二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情和自然的思考。
第一首诗以饮酒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乐趣的追求。他认为对酒的追求并非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兴致和愉悦。与众人交谈时,他并不拘泥于表面的场合和对话,更注重与人的心灵沟通和思想的交流。
第二首诗则展现了作者对世态的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观察到世间的喧嚣和浮华,却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他对药性和疾病有深刻的了解,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与嵇中散的书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个人处境的无奈。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床上堆满了成千上万的书籍,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认识其中的真理。长江水宽阔而壮丽,征战的勇士必须渡过它,这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他认为保养身体和心灵的方法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更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悟道来实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珍惜,燕石无需过多辨别,只要在合适的时机把握住,便能获得其真正的价值。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酒、人情、世态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乐趣的追求、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智慧和珍贵事物的追求。它展示了刘禹锡独特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同时呈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偶作二首》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ǒu zuo er shǒu
偶作二首
zhōng chao dui zūn jiǔ, shi xing fēi shi gān.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zhōng ri ǒu zhong ren, zong yan bu zong tan.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shi qing xian jing jian, yao xing bing duō ān.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ji xie jī zhōng san, yǔ wu shen bu kān.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wan juǎn duī chuang shū, xue zhě shi qi zhēn.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wan lǐ chang jiāng shuǐ, zhēng fū du yao jīn.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yǎng shēng fēi dan yao, wu fu bu yīn ren.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yan shi he xū bian, feng shi ji zhi zhēn.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