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精选 > 杜甫 查看格言:《杜鹃行》杜鹃行杜甫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杜鹃行》杜鹃行杜甫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时间:2024-08-14 02:04:22 来源:人生格言 
《杜鹃行》 杜甫 唐代 杜甫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分类: 写鸟感慨悲痛惋惜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鹃行创作背景

  黄鹤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他说:“李辅国劫迁上皇,乃上元元年七月事。此诗借物伤感,当属上元二年作。观其诗意,乃感明皇失位而作。”

杜鹃行鉴赏

  仇兆鳌 《杜诗详注》:《杜鹃行》,伤旧主之孤危也,起含寓意。蜀天子,化杜鹃,怜之也。寄子代哺,蜀帝之分犹存焉。

  中间八句悯杜鹃形声之哀惨。君臣旧礼,承哺雏。伏树号呼,自伤孤立也。哀声流血,承号呼。含愤包羞,备言失所也。《杜臆》:伤形愚,哀其有情而不能自达。

  末四句致感慨悲痛之意。当殿群趋,遥应蜀天子。

  此诗分三段。中间八句,首尾各四句。朱鹤龄注:鲍照《行路难》:“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国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蹲蹲。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惟悴似人髡。飞走树间逐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此诗意所本也。

  洪迈《随笔》云:明皇为辅国劫迁西内,肃宗不复定省,子美作《杜鹃行》以伤之。

  黄鹤曰:上元元年七月,李辅国迁上皇,高力士及旧宫人皆不得留,寻置如仙媛于归州,出玉真公主居玉真观。上皇不怿,成疾。诗曰:“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羇孤。”盖谓此也。

  卢元昌曰:蜀天子,虽指望帝,实言明皇幸蜀也。禅位以后,身等寄巢矣。劫迁之时,辅国执鞚,将士拜呼,虽存君臣旧礼,而如仙、玉真一时并斥,满眼骨肉俱散矣。移居西内,父子睽离,羇孤深树也。罢元礼,流力士,彻卫兵,此摧残羽翮也。上皇不茹荤,致辟谷成疾,即哀痛发愤也。当殿群趋,至此不复可见矣。此诗托讽显然。鹤注援事证诗,确乎有据。张綖疑“羞带羽翮伤形愚”句,谓非所以喻君父,亦太泥矣。盖托物寓言,正在隐跃离合间,所谓言之者无罪也。

  或疑劫迁西内,宫禁秘密,子美远游西蜀,何从遽知之?曰:蜀有节镇,国家大事,岂有不知者。故曰朝廷问府主。其以杜鹃比君,本缘望帝而寓言,非擅喻禽鸟也。

《杜鹃行》杜甫 拼音读音参考

du juān xing
杜鹃行

jūn bu jian xī ri shǔ tiān zǐ, hua zuo du juān shi lǎo wū.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ji chao shēng zǐ bu zi zhuo, qun niǎo zhi jīn yǔ bǔ chu.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suī tong jūn chen yǒu jiu lǐ, gǔ rou mǎn yǎn shēn jī gū.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ye gōng cuan fu shēn shu lǐ, si yue wǔ yue piān hao hū.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qi shēng āi tong kǒu liu xiě, suǒ su he shi chang qū qū.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ěr qǐ cuī can shǐ fā fen, xiū dai yǔ he shāng xing yu.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cāng tiān bian hua shui liao de, wan shi fǎn fu he suǒ wu.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wan shi fǎn fu he suǒ wu, qǐ yi dāng dian qun chen qū.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