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爱者谁人唯白尹,奏时何处在嵩阳。
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
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嵩阳观夜奏霓裳》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嵩阳观夜奏霓裳,是一首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元遗曲自凄凉,
况近秋天调是商。
爱者谁人唯白尹,
奏时何处在嵩阳。
回临山月声弥怨,
散入松风韵更长。
子晋少姨闻定怪,
人间亦便有霓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在嵩阳观的夜晚,演奏《霓裳》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古曲的怀念,尤其是在秋天演奏《商调》时更加凄凉。他认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首曲子,而在嵩阳观中演奏也是最好的时机。
在夜晚回望嵩山,诗人感叹月光下的声音更加悲切,回荡在松风之中更加悠长。诗人提到了自己的侄女闻定,她竟然也能听到霓裳的音乐,让诗人感到非常惊奇。这说明即使在人间,也有人能理解和欣赏这种超凡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观赏霓裳的情景为主题,通过诗人的感叹和思考,展现了音乐的美和独特性。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古曲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追求,突出了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美好。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凄凉的开元遗曲和秋天调音乐的商调相对照,强调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的变化。回临山月的形象和月光下的回响则使诗词更加幽远悠长。通过提及子晋少姨闻定,诗人传达了音乐的普遍性,人间也可以有奇迹和美妙的音乐。整首诗音乐性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嵩阳观夜奏霓裳》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sōng yang guān ye zou ni chang
嵩阳观夜奏霓裳
kāi yuan yi qū zi qī liang, kuang jin qiū tiān diao shi shāng.
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ai zhě shui ren wei bai yǐn,
爱者谁人唯白尹,
zou shi he chǔ zai sōng yang.
奏时何处在嵩阳。
hui lin shān yue shēng mi yuan, san ru sōng fēng yun geng zhǎng.
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
zi jin shǎo yi wen ding guai, ren jiān yi bian yǒu ni chang.
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