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
鹤毳变玄发,鸡肤换朱颜。
前形与后貌,相去三十年。
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
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香山居士写真诗》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香山居士写真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昔作少学士,
图形入集贤。
今为老居士,
写貌寄香山。
鹤毳变玄发,
鸡肤换朱颜。
前形与后貌,
相去三十年。
勿叹韶华子,
俄成皤叟仙。
请看东海水,
亦变作桑田。
这首诗的诗意是描述了诗人白居易的年龄变化和外貌的变化,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了白居易年轻时做少学士(指进士科举考试中列次的考生),图谋形象进入集贤之列,表达了当时年轻时对功名的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如今成为了老居士,通过写诗来寄托自己的容貌和心境于香山之中。他用鹤毛代指自己的头发变成了灰白色,用鸡皮代指自己的肌肤变得皱纹纵横,展现了时间对他外貌的影响。前后形象相差三十年,形容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在诗的结尾,白居易告诫读者不要感叹光阴流逝,因为转眼间韶华已逝,自己已成为皤然白发的仙人。最后他请读者注视东海水,也变成了桑田,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变幻无常。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身的年龄和外貌变化,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然界变化的洞察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不可挽回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香山居士写真诗》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xiāng shān jū shi xiě zhēn shī
香山居士写真诗
xī zuo shǎo xue shi, tu xing ru ji xian.
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jīn wei lǎo jū shi, xiě mao ji xiāng shān.
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
he cui bian xuan fā, jī fū huan zhū yan.
鹤毳变玄发,鸡肤换朱颜。
qian xing yǔ hou mao, xiāng qu sān shi nian.
前形与后貌,相去三十年。
wu tan shao hua zi, e cheng po sǒu xiān.
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
qǐng kan dōng hǎi shuǐ, yi bian zuo sāng tian.
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