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精选 > 白居易 查看格言:《长乐亭留别》长乐亭留别白居易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长乐亭留别》长乐亭留别白居易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时间:2024-08-13 17:12:10 来源:人生格言 
《长乐亭留别》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长乐亭留别》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长乐亭留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在诗中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从官职上退隐的态度。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灞浐风烟函谷路,
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
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
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
回顾方知出得难。

诗中通过描绘灞浐风烟和函谷路来营造出离别的氛围。诗人回忆曾经多次离开长安的经历,形容自己当时心情紧张,如同是被逐客一般。而今日,诗人则从容地选择自愿离去官职。他将自己在朝廷获得的优厚待遇与祭祖的庆祝活动相比较,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参与和继承祖辈的荣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现实世界的纷扰和束缚,使得诗人对过去的选择和今天的退隐更加明显和有意义。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退隐的思考和感悟。他以自己过去离去长安的情景来形容当时的不安和不确定,以对比的方式凸显了从容自愿离去官职的与众不同。诗人通过自比祖先的庆祝活动来显示自己的自谦和退让,明确了对于官位和权势的舍弃。诗人最后则以世间纷扰之象来衬托自己的退隐之难和决心,显示了自己有目标、有主见的个性特征。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对比手法,以及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诗通篇流畅自然,形象生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欢愉情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长乐亭留别》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chang le ting liu bie
长乐亭留别

ba chǎn fēng yān han gǔ lu, ceng jīng jǐ du bie chang ān.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xī shi cu cu wei qiān ke,
昔时蹙促为迁客,
jīn ri cong rong zi qu guān.
今日从容自去官。
yōu zhao xing fēn si hao zhi, zǔ yan can ji er shū huān.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chen yīng shi wǎng chong chong fu, hui gu fāng zhī chū de nan.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