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时代》是一部由Jacob Kornbluth执导,Robert Reich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平等的时代》影评(一):认清不平等
《不平等时代》我想也可以叫做:中产阶级困境。1928与2007。消费拉动经济,贫富差距中产规模缩小,消费能力下降。上世界70年代中后期后制造业平均工资不在上升而总体经济上涨,原因在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
穷人失去工作机会:外国的工人和机器。富人的财富并不制造工作机会。令人感到神奇的是美国人通常可以在绝境时寻求教育改变。以及诉讼律师和公交司机的组合,什么是中产?
当一个国家的教育进步之时,也是它繁荣的时刻。美国对于自己内政的思考是认真的,区分内政外交之间的关系后,我们会发现美国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向往。比尔·克林顿的经济计划理念:以人为本。(政府干预经济?工会)
工资危机的解决方式:70年代末女性参加工作,丈夫工资无法支撑家庭。90年代的解决方式是男女增加工作时间。第三阶段是借债。
这样的情况会威胁到民主。
方式:更加重视公共事业,增加高层税率里根为界限(70%~77%/30%~38%)而中产是30%以上的税率。
《不平等的时代》影评(二):The hope is in you.
Robert Reich is really inspirational. He knows about the truth of economical failure and how to cure the failure more than anyone but couldn't enact change, even as a former treasurers. But the guy doesn't lose faith. He relays the message on and inspires the future generations to come. Main takeaway 1) wealth accumulation is problematic because the wealthy could not spend as much as 1000 middle class who own the same amount of wealth, e.g. you can only sleep on one pillow every night. 2) the media is distorting the truth so oftenly, Warren Buffett is socialist? Obama is socialist? because they want to tax more on the 1% who pays less tax then you and me? Mit Romney pay 13.9% and I pay 30%. 3) Reich stood up and says do I look like big government? 4) strongly recommend watching 5 to 9 as a preview activity.
《不平等的时代》影评(三):矛盾无处不在
这部电影跟《监守自盗》联系在了一起,更加加深对于美国国内社会矛盾的揭露,然而,收入不平等在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不知道中国的税收制度究竟能否保证足够公平。
女人工作,延长工时,借贷制度,这些应对工资与物价增长不对等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物质的欲望无法消除,对于如今的我,存款,住房,结婚娶媳妇,买车,一座座大山压在面前,何去何从,至少我觉得自己现在就面临着工资与物价不对等的现实。
小矮子有大智慧,我想他在中国可能没法像在美国这么成功,这是中国的什么问题?所以没有绝对好的社会形态。我能做的只有,像未孵化的小鸡一样,在蛋壳中欣赏人生花园中的每一处风景,人生中的机遇究竟何时出现?
《不平等的时代》影评(四):片子是左狗拍的又咋地
片子说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自由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循环怪圈:在全球化环境下,假如完全市场自由,大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会惠及某一地的产业工人和当地产业。
资本企业的天性是逐利,为了降低成本榨出更多利润,它可以将工厂甚至整个产业挪移到其他地区,雇佣当地廉价劳动力,如此循环。而人则是比较受地域限制的,某一地方的产业工人会因为工厂搬迁失业,从而面对自身经济情况恶化所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再加上税收、租房成本、医保成本和儿童看护成本等生活成本的增加,使原本的中产阶级人群大幅缩水,削弱他们的消费能力,进而还会影响以这部分人群为消费目标的生产、服务产业,导致当地产业萎缩,更多人失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片里还提到,即使大企业不搬走,他们也会采用机械化来逃避高昂的人工成本,受惠的是机器人研发机构及生产企业,也就是高知高科人群,普通产业工人因为自身教育水平受限,同样不会受惠。
少数大企业乘全球化和高科技的东风不停在廉价劳动力身上吸血,在全球市场消费者身上吸血,成为越来越大的怪物,以本片的观点,政府就是能阻止这个怪物把人吸干的超级英雄。可惜老米政府是为有钱人说话的政府,从而引发了很多民众的不满。
最终片子提出的解决方法其实跟上世纪的卡耐基没什么不同,就是藏富于民,培养消费能力高的人群,形成消费生产的良好循环。光靠那1%的富人奢侈消费毕竟不现实,更何况富人更喜欢储蓄,更喜欢全球到处投资玩钱生钱的游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人有钱买,企业才得以维持生产,富人的钱才能生钱,这似乎是对大家都好的路。不过在全球消费市场还有很大潜力释放的今天,让富人让渡部分财富似乎是很不现实的事,毕竟人家做的是合法生意,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看到最后,莫名想起大刘那篇让人毛骨悚然的《赡养人类》,或许有一天财富的重新分配只能靠老天或者外星人了。分地尚未成功,左狗还需努力。
《不平等的时代》影评(五):底层民众的愤怒
刚刚过去的美国大选,让许多学者大跌眼镜,也促使更多人去思考: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成长在互联网经济的时代,从小受到的主流话语是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然而,当我们成长到足以探究外部的世界时,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从来都不那么好。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不安、欧洲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大选,到现在韩国民众的游行,这个世界似乎一下子将积蓄的矛盾完全爆发了出来。《不平等的时代》这个纪录片,则给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个视角。
特朗普
《不平等的时代》影评(六):以下来自FB的中国沙龙
今天看的《不平等的时代》,其中提到的问题其实都跟台湾的社会经济现状息息相关。至少有几点可以借鉴思考:
1. 美国70年代贫富差距小,一个原因是工会势力强大,可以代表劳工争取更高的薪酬;台湾的22K问题,是否也有工会力量被政商联盟压抑的原因呢?
2. 资本家都争相压低工人薪资,美其名曰提高竞争力,实际上中产阶层薪资减低的结果是消费力下降,最终导致的,是社会的经济衰退。所以资本家是因为贪婪而短视自食其果。
3.片中一再强调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德国在高教上的投资巨大,这是它的经济一枝独秀的重要原因,日本,荷兰都是。片中认为美国的经济要复兴,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重点。台湾呢?
当然,这些问题也都在中国存在,但是中国还有另外的更严重的问题就是了。不过,至少可以看到,有几项政策是应当推的:
1. 保护和支持工会力量的成长;
2.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3.通过税收和监管等手段遏制商人的贪婪本性。
要做到这些,就要有与商家的强大影响力抗衡的勇气与决心。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