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直播》是一部由金秉佑执导,河正宇 / 李璟荣 / 全慧珍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怖直播》影评(一):很主观的观影感受?
第一次写影评,一普通女高中生,电影镜头什么,节奏什么的,一概不懂。但我大概能从一个人生观尚未健全的阶段来评论这部电影。
很喜欢这种快节奏电影,不拖沓,全程一直揪心。
其实就是围绕着,恐怖分子想要总统道歉开始的。一开始觉得黑点是在想要重回电视圈的主播上,想要独家新闻,所以不报警。ok其实在我看来,很平常,普通黑。
再接着进一步推动剧情,为了收视率同样利用下属不顾及人质的上司,嗯恶心黑。
再接着,当警察部长不断刺激恐怖分子,完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的时候,我的胃部开始翻涌,脑子里大概写了三个字,把刀给我。哦是四个。
所以最后桥塌了,恐怖分子的目的没有达到,人白死了。想要总统道歉没有。主播的升迁梦破碎,什么秘书长和上司什么也没亏的把主播退出去替罪羊很多。
懒得写,总得来说就是,小人物至始至终咋作践都没啥b用。
当以为可以救赎的时候,mad谁会在乎。掌权者利益摆在第一位。所以,最后当摁下爆炸钮时 ,我的恶心感终于减轻了。即使没有任何用。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若干年后只会在教科书上做个故事。没有人会记得,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讲真,这种真不适合青少年看,搞不好就有报复社会倾向啊。
在偷偷黑一波天朝,这种电影在天朝,拍都没人敢拍。就算有拍出来,也没法播。
《恐怖直播》影评(二):“砰的”一声就值五星
观影的时候一直在纠结要给4星还是5星,上一次给五星还是《空中监狱》,电影看的越来越多,对影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稍微有点瑕疵或者震撼没那么大,我都不会给五星。
看到最后,当濒临崩溃的主播拿起那个控制爆炸的按钮的时候,我已打定主意,按了就是五星,不按就是4星,但不是我看热闹不怕事大,而是感觉政府的犹豫,最爱的人死亡,同行的算计都足以压垮他那最后一根稻草。
人生本就残酷——任谁都会离你而去,谁也可能在背后捅你一刀,主播先生理解的非常透彻,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为了抢独家,置别人的性命于蝼蚁。这不能说是他的错,这是体制下的产物,当所有人都在做恶人,你做善人就会引来千夫所指,而当一个国家为了维稳至人市民生死于不顾的时候,你又怎么指望一个市民关键时候倒向你。
如此这般现实的电影在我国拍不出来,拍出来广电总局也审核不过,既然都会掩耳盗铃这套,那就不要怪大家骂国产片烂吧,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都是你们逼的!
《恐怖直播》影评(三):一篇影评
在越狭小的空间里,人性越能显露。《恐怖直播》里男主角尹荣华为权利与地位蒙蔽双眼,想利用直播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回到昔日的职位。最终却反被命运之手翻来覆去,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恐怖直播》一反韩国电影清新慢节奏的风格,运用紧凑的剧情将观众带入事件之中,感悟社会本质与人性险恶。
尹荣华无疑是聪明的,他懂得把握出现的任何时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但也是因为这太自以为是的聪明而葬送了性命。对于恐怖分子的威胁,尹荣华并没有立马采取报警,他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显而易见。影片中有一个特写镜头,是他在为直播做准备整理衣装面容。眉眼之间全是自信与稳操胜券。这份自信在得知自己直播带的耳机里有炸弹时被打碎,急转突变的情节,让观众突然猜不出下一步剧情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吊足人口味。而尹荣华情绪急转而下的结点并不在此,而是周警长的死。人直面死亡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目睹身旁之人的死。尹荣华在此时已经失去了这场事故的主动权。在周警长死之后,先出现了切碎镜头和背景音乐,加强了紧张感。紧接着是五六秒的静场,这也是人物内心与剧情发生转变的标志。但由于内心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过于强烈,对自己的自信还未完全丧尽,以及认为还能胜利的侥幸心理,促使尹荣华继续下去,这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观因素。
当一个人走火入魔,失去道德标准底线之时,能够唤回他的,只有人情。恐怖分子对于政府的控诉,失去妻子的痛楚,被揭发贪污的难堪。使得尹荣华惊醒,他变得一无所有,可在此刻他已毫无退路。强烈的摇晃镜头,和昏暗的画面,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最后在摇摇欲坠的大楼之中,尹荣华坐在曾经风光之时拍的海报下面,强烈的反差对比,极具戏剧性,同时又具有讽刺意味。仅仅通过尹荣华这一个角色,便影射出不同的人的人性。恐怖分子,妻子,政府等等其他角色都是通过尹荣华这个角色来相扣,反映出系列的社会问题。底层人民的心酸与高层人士的贪污腐败,政府的形象工程,在此片中碰撞在一起,毫不避讳的将政治生活融于影片,把贪污腐败犀利地摆在观众面前。而对于总统是否应该道歉这一论点,也是该片极具争议性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轻易低头也就意味着对于恐怖分子极端行为的纵容,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导致秩序的破坏。因而政治生活也不能完全凭借个人情绪私自断定。在把握观众理性心理的基础上,该片还在反方向上施力,即在黑暗上叠加人性的光辉。尹荣华妻子的品格与最后一刻尹荣华的觉醒是该片的亮色。让观众在反思社会问题的同时感受希望的光芒,缓冲负面影响,让人更易接受,也具有逻辑性。
人本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与有限的范围之内对比而言。不论影片的正义性与结局设定,《恐怖直播》能够发人深省,就是它成功的地方。
《恐怖直播》影评(四):有限空间的无限延展
我真的要说,韩影这么厉害不是没有原因的,全程主场景几乎就只有一个——直播间。河正宇真的是只用上半身在演戏我的天,而且电影全程节奏很快,没有一点拖沓。即使就那么一个封闭空间,加上几个演员,可以拍出这样的电影真的太6了,而且还没有让观众觉得有压抑感,甚至跟着主演的情绪一直在跌宕起伏。几个小时的直播,经历那么多的情感起伏,被背叛,被黑锅,失去爱的人,最后还要被射杀,如果是我,最后我也会按下那个按钮,同归于尽。 影片里的角色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更多的是利益引起的贪欲和压迫。一个曾经说着时刻站在弱势群体一边的人,也接受贿赂,为了挽回自己的位置接到恐怖电话没有报警,而是选择“独家”;还有一个为了本部长的位置不惜牺牲人质,也要提高收视率的领导…… 演员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职业(当然得是好演员),能把每一种职业完完全全真正展现给观众。在看电影里主播直播的时候,想起那次汶川地震湖南台的一个主播,即使声音都哑了仍旧上场直播了。他们不论受到怎样的情感冲击,还是要硬着头皮直播下去,职业道德真的佩服。
《恐怖直播》影评(五):最真实的直播
恐怖直播
看完这部电影,很多不能感同身受的事情,我们却经常说“我能明白你的感受。”除非事情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否则与其说感同身受,倒不如我很支持你的想法,但我没办法感受得到。一开始男主身处在广播当主持人,后来与听众连线,一个恐怖分子(电影里一直这么称呼他,但是我很懒,就把他叫做炸。)炸在电话里说他要炸掉大桥,男主觉得有时一个幻想自己,又无聊又无赖的人(此时男主很失情也很失意,跟他妻子离婚,然后从一个电视的主播变成里广播的主持,从台前变成了幕后,心里应该很烦躁,毕竟诸事不顺。)然后他破口大骂了炸,让他想炸就炸吧。然后从电视台望出去的一座大桥就真的炸了,男主发现这个个千载难得的好机会,他得到了独家的新闻,就要回到风光的电视机前面了,然而,当他很开心的时候,他发现他的监制人郑在打电话报警,男主急忙告诉里面的所有人,说他们的机遇来了,拿到一手的好新闻可以暴涨收听率,当大家都很开心的时候,男主打电话给电视台的车主任,虽然人家很忙,不想理男主,但是男主掌握一手独家的新闻的时候,他们达成了一个协议:让炸在全国的观众前提出要求,然后悔恨认罪自首,事情落幕,收视率肯定暴涨。但是偏偏炸是个很偏执的人,他要求电视台支付一笔钱,然后要求总统道歉。说实话,要是演成总统出来道歉,然后炸自首,我肯定是给差评的。可能编剧也是要满分的,这一部演的不是与罪犯斗智斗勇,它恰巧避开了所有犯罪片的特点就是悬疑和谍战。离开了这两个特点,上升到了人这一方面,追究原因,原来炸想让总统代表政府给修桥死去的三个工人道歉,本来可以获救的他们,却因为救援队去当护卫队而淹死了,因为有领导要来。炸想要一个道歉以桥上的人质作为筹码,要求总统在电视剧前道歉,然而总统由始至终都没有来。最可怜的是我们的男主,被告之耳机是炸弹(说话要小心点)有个作死的警长在电视机前骂炸时恐怖分子,一副我是当官我怕谁的样子,惹怒了炸,结果死了还喷了男主一脸的血。男主陷入了两番的势力,车主任与恐怖分子在电视上开战,惹怒炸,让他炸死了人质,因为总统是不会来的,这样来的话观众就会觉得炸是个穷凶极恶的罪犯,而不会怪罪到人质因为总统没来道歉而死。另一个势力是警队的组长,要求男主极力安抚与炸对话,趁机找出炸的位置,一直告诉男主,总统来了就在隔壁房间。男主最后才发现没有总统,没有要道歉,所以的罪恶除了炸还要有替罪羊。很精彩的电影,不需要太多的特效,男主不是很帅,但是演技很赞,特别是最后自己看开了那个眼神,就像一开始他在电话里跟炸说的一样,我明白你说的,我感同身受。说到底,炸不过就想要个正式的道歉,男主最后说了一句我个人代表政府向你道歉的时候,男主很帅,就是眼神很帅的那种,很厉害的一部电影。这部片子不悬疑,不恐怖,不意外,剧情简单,但是创意很好。也许,有人会跟我一样,看完这部片很觉得很伤心,小人物的悲哀,大人物的无知无畏,显得他们多好。
很多时候,会比较心疼罪犯,因为他们的心理很真实,为此很喜欢犯罪心理学,最真实的人性。
《恐怖直播》影评(六):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哀
首先,这样的片能放映,韩国的言论自由是值得鼓掌的。
主线讲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哀,从恐怖分子,一个92年的孩子角度,他没错,他希望的只是总统的一个道歉,只是一个名分,但是太理想化了。总统代表的一个国家,如果他随便就道歉了,那以后其他人也会以此要求,随意发动恐怖威胁,所以事态发展到全国公开的地步,恐怖分子只有死这一个解脱,没有道歉!
而在我看来,这个主线更多的是为那些不经意的副线做铺垫的,那些才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相比恐怖分子的单纯,他们表现了更多人性的自私和复杂:主播为了自己重返电视而不报警(包括之前利用前妻的新闻);广播郑制片人因为项目被撤去告密;警察局长刚愎自用被炸死;反恐队长利用总统的信息来牵制主播;政府买新闻言论自由等等;
结局只有一个:单纯赢不了社会。
最后吐槽一点,既然有人给主播装了耳机,耳机有炸弹,那就说明恐怖分子就在SNC楼里啊,还需要那么的查嘛。
《恐怖直播》影评(七):无英雄时代的集体悲剧
看完这部电影,我好久回不过神来。
故事开始是说男主角被降职做广播节目,心情烦闷,他一心想坐回原来的电视新闻主播位置。终于这一天有个独家新闻握在了手里,他大喜,以此为筹码,要求立即配摄像机,由他来主持这个独家大新闻。他在电话里和前上司谈着判,手上已经开始刮胡子,梳理发型,原本穿着邋遢的羊绒毛衣,也好好整理,打上了领带。一个自私、功利、不择手段的形象用短短几分钟的剧情就勾画得淋漓尽致。
与之强烈对比的是他的前妻。有新闻事件发生,一句话不说去了最危险的现场。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还坚持用手机拍摄。生命危急的关头,仍与恐怖分子对话,要求释放人质中除了她之外的女人和孩子,最后和倒塌的大桥一起葬身在江水里。
本片的悲剧性就在于,所有善良的人都不得善终,而所有的恶人却都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恶的社会,但人性本善,这也是本片的矛盾所起与所终。
不要问为什么一句道歉这么难。在这个社会里,三个修着桥的低端人口可以在夜里悄无声息地死去,家人控诉无门,又得不到一分钱的补偿,不得不去做恐怖分子,唯一的愿望就是得到总统一句道歉。但社会已经如此,身处社会权力最中心的那个人,会轻易低头吗?
看到很多人说警察局长的蛮横有些设置得不合理,但在那样的情境下,坐在他的位置,也只会是这个样子。局长正是这个权力集团的一个代表者,同时也是被更高的掌权者玩弄和利用的一颗棋子。电影本身就是戏剧化之后的真实,他的行为虽然夸张,但又全然不失合理性。
但这不仅仅是一个恶的社会,又是逼人为恶的一个社会。
恐怖分子最初选择了桥上正好无人通过的时间引爆,无一人伤亡;其后引爆的两个小炸弹也只造成一人轻伤。他只是想要一个道歉,并不想伤人。但之后政府和媒体的各种应对手段,却逼他一步步走向失控,一步步偏离自己的初衷。政府的方案表面上是不纵容犯罪,实质上却在诱导犯罪。这一群在演播室里忙碌的人,看起来为着同一个目标,但又各自心怀鬼胎。细细想来,未免有些啼笑皆非。
而我们的主角,夹在政府、媒体与恐怖分子之间无力地周旋。他看着一个个生命在眼前消失,善良的本心却渐渐苏醒。冒着风险提醒警察局长耳机里有炸弹,告诉前妻要注意安全,又不顾一切提醒警察停止行动,因为他知道下一秒恐怖分子炸掉那栋楼。最终,面对那个数次威胁他生命、甚至揭发他、断送他前程的男人,自身难保的男主角依然用尽全力伸出手去救对方。我想,这就是人性最初的模样。
在这场悲剧与闹剧之中,他仿佛明白了。错的不是自己,是整个社会。
这是个无信仰的时代,人性的私欲被最大限度地合理化,甚至明目张胆地搬上台面。这也是个无英雄的时代,生活的高压下,每个人都只关注自身,麻木、冷漠而疏离。电影的结尾,男主角看似是走投无路下引爆了最后的炸弹,但却远不仅如此。真正让他最终按下按钮的,是心中尚存的善意、对整个社会的愤怒,以及作为一个平凡个体的无助和挣扎。
但那又如何?两个反叛者的死亡,远远无法拨开笼\罩在天空中的阴霾。只像是一颗石子投入死水,最多溅起一些水花而已。而水底的淤泥,依然侵蚀着整片水域。
《恐怖直播》影评(八):政府面子,平民的生存,哪个重要?
一部“密室电影”,恐怖分子的自我救赎之路,但是在这狭小空间中表达的内涵却是丰富的,其中掺杂着社会,人性等诸多因素,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意味深长。
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同样是毁灭,不过相对于“活埋”,本片拥有更多的商业因素,比如摩天大楼爆破就是全片非常大的卖点,这样使得该片具有大片范儿,算是对此类密室电影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爆破者的愤怒,狂妄的那什么局长,以及不择手段的同事。。。。。最后一个镜头,直直望着男主那沉寂的眼,而背后是逐渐倾倒的世界,真的是说不出的绝望啊。。。。。。
恐怖分子自己也明白,他如此“天真”的要求永远不可能实现,道歉意味着妥协,意味着承认失职,这在国家职能部门是不允许的,更何况是堂堂的国家领导人。
1.其实在做这件事之前,朴鲁圭的儿子其实早已心意已决,要求总统道歉不过是为了告慰亡父在天之灵罢了,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他还是会引爆炸弹,既然已经选择就无法回头。
2.新闻主播尹英华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当初选择了贪污受贿,就注定无法再回头,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结局来的如此突然与壮烈,让他措手不及。面对只要收视率的上司,欲盖弥彰的政府官员,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看来完全不值一提,尹英华不过是一个可怜的替罪羊而已。
的确,作为一个渺小的普通人,他只能如同朴鲁圭之子一样,对种种不公用生命作为代价,所以最后尹英华还是选择了华丽的毁灭(这一幕让我毫不犹豫的联想到了“搏击俱乐部”,只是结局完全不同,让人唏嘘不已。)。面对这冰冷残酷的虚伪世界,也许自我毁灭才是最好的救赎方式。
《恐怖直播》影评(九):就这样被河正宇的演技征服
看完韩国电影《恐怖直播》,心情半天都不能平复,我觉得我现在真能写出三千字的影评来,真tm一肚子的心潮澎湃。没错,这是一部让人看了想骂脏话的电影,暗黑,太暗黑了,这片居然也能通过韩国广电总局的审查?如果有的话。
除了故事本身,影片的镜头,配乐,叙事节奏,也都扣人心弦,越到最后越觉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最后的最后,凶手中枪,大厦将倾时,那段低沉的钢琴配乐,真的是仿佛敲击在我的心上。这该是对这个社会有多绝望,才会写出这样的结局?具体的我就不再写了,不然就剧透了。总之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强烈推荐!
最后再说说河正宇,我这几天打算把他的影片都看一遍,可这才看到第三部,我就已经彻底变成河正宇的迷妹一只了,重头戏《追击》,《黄海》我还木有看呢。这个人的演技简直好到爆炸,连着看三部他主演的电影,我都不带跳戏的,因为他真的演什么就是什么。说回到《恐怖直播》,从头到尾基本全是他一个人的戏,而且他还只能坐着演,因为离开桌子炸弹就会爆。所以,基本上,他只是用自己上半身的演技,就hold住了一整部电影。就在这间小小的演播室,一个本身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的主播,随着事态的发展,他的情绪心理变化,每一个微妙的表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
在中国的男演员里,早一点的有姜文吴镇宇,现在嘛,真的很难找到这样的了,也许黄渤张震算一个,可是无奈好的剧本也太少。话说,这还是我第一次因为演技而不是颜值粉一个韩国明星啊……[害羞]
《恐怖直播》影评(十):河正宇的摧枯拉朽
-
张小北老师说:“韩国电影中一直有一种东西,合适的时候叫‘热血’,过量了就是‘狗血’。但从来没见过不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实在说得太对。
深夜看完,千言万语。刚刚起床,神清气爽,决定好生理上一理。
这是一部看完以后让人大气不能出,嘴巴里只想冒脏话的优秀类型片。
我愿意分三点来阐述我对“恐怖直播”的阐述。
(本篇回答涉及本片的大量剧透以及“追击者”、“黄海”的部分剧透,请斟酌再看)
首先,这是一部非常规范以至精准的类型片。
开片基调明确得不能再明确:这就是一部好莱坞叙事的电影。
扑面而来的人物,第一分钟出现并贯穿到最后的干扰事件,接踵而来的抉择,典型的包袱设置。在剧作上看,这部片子简直如同一本教科书里的范例。一个掐一个准的情节点,而偏生——你他妈还真不能全猜中接下来他要玩什么?
四十分钟的情节点,你以为“绝对不能出现”的总统驾着防弹车来了,结果走下来一个咄咄逼人的警察厅长。七十分钟的情节点,你以为“绝对不能垮”的大桥垮了。这中间警察厅长身死,尹荣华被爆丑闻,总统到达,一个接一个招,全都是由人物推动事件,其手段之熟练,方法之高明,偏生又不落俗套,实在不让人不击节称快。
实在是精彩,实在是规范。
大量手持镜头,晃得让人窒息,踩着精准的节奏,人物迎来一个接一个来的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炸了还是没炸”这个大包袱贯穿前面整整七十分钟。直到你以为最大的悬念终于揭开了——桥还是炸了,紧接着,三分钟内,JC 塔炸掉,迎着电视台,轰然倒塌。人物好不容易撑过这一波,八十分钟,一个电话打来:“你耳朵里的那个炸弹,是假的。”
步步紧逼,步步进逼。
如果说在大桥蹋前,我还能空闲之余跟导演编剧斗智斗勇一下,直到此处,我已无法正常思考。我迫切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不想再揣测,因为足够精彩,足够牛逼。它真是如此规范,而且达到的不是八十分的“良”,是九十分的“优”。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能至如斯。管中窥豹,一个“成型”的工业体系下生产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能把我们甩出多少条街”这种事情了,而是这中间,真的隔了个鸿沟。
作为出演空间压缩到演播室的一部电影,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单靠河正宇炉火纯青的演技撑起来的。
至于河正宇本人,我对他的喜爱,简直让我恨不得通篇都拿来他叨逼。
从“追击者”的初见,当时河正宇演一个变态杀人狂。懦弱、萎缩,沉默以至于窝囊。直到最后被保释,一路冷漠而去,直到拿着铁锤砸向女主角。
骨子里的疯狂,内敛而暴烈。
如果说在“追击者”中,因为人物维度的单薄而被金允石抢去了风头,那么直到罗宏镇第二部长片“黄海”,同样是罗宏镇金允石河正宇的金三角,正式担纲主角大旗的河正宇再一次将我惊了一把。如果说“追击者”中的河正宇只是把那种“内敛”演了出来,直到“黄海”,一个朝鲜族杀手,隐忍、残忍,还有骨子里那抹倔强,简直酣畅淋漓,印象深刻得让人想忘都忘不掉。
而就在此片,我终于确定,河正宇是枚大材,前途无限。
不同于“追击者”和“黄海”,还有金允石与之飚戏,在这部“恐怖直播”中,在河正宇身上,我终于得以正面地见识到他强悍的演技。
再也没有切切实实的对手戏,一个小小演播室,多机位逮住河正宇,龌龊、镇定、势利、失态、落魄而至于最后疯狂,河正宇在九十分钟中把尹荣华这个主播演得如此有血有肉,以至于这个读起来一点不利落的名字让我记到现在。
如果说片子的“好看”得益于他优秀的叙事,那么“他优秀的叙事”,功劳就归结到河正宇身上。没有河正宇九十七分钟的搏命演出,只怕此片分数要大减。
“连头发都能用来演戏”,这句评语,真不是盖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是这部片子的“劲儿”。
在片子前十分钟,我以为他会是部如“王牌对王牌”般的只为好看的类型片。
而直到七十分钟处,大桥被炸毁,我突然发现我失去了方向,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会滑向哪里。因为我突然发现,“不对呀,乱套了。”
按照好莱坞的套路来——“大桥炸没炸掉一定最后才告诉你”——“女主角一定在结尾有浓墨重彩的表现”——“主角一定身有光环拯救世界”。
可是,高潮刚起,大桥炸了,女主角生死未明,而主角灰头土脸地在摇摇欲坠的演播大楼里,秘书长告诉他:“我们将需要一个替罪羔羊,就是你了。”
就在那一分钟,我终于隐隐发现,这部片子还像不单是为了“好看”,他精准、规范、优秀,而且,好像背负着什么。
紧接着尹荣华进行最后一次演播,而后与反派搏斗,一张之前警察厅长拿来威胁反派的纸张飘扬,包袱抖开,唯一的反派是一个青嫩的少年,满脸戾气,满脸委屈,满脸心酸。
生死一线,炸弹的遥控在少年手里,少年高挂悬崖,深渊万丈。
“找到目标,格杀勿论。”
狡兔死,走狗烹。
尹荣华这个龌龊、势利的主播捞起了少年:“为什么是我?”
“因为他只看你的节目。”
“为什么相信我?”
“因为他说没有理由,就是相信你说的话。”
两双手握在一起,碰的一声枪响。
就在这一刹那,那股电影藏了很久很久的“劲儿”终于出来了,汹涌地爆发。
你可以说是“对社会的控诉”,是“责任”,但归根结底,是一抹血,这抹血可以是在大桥上落下的父亲,可以是 SNC 优秀记者李智秀,同样可以是,落在少年身上的一声枪响。
这就是“劲儿”啊。
最后的最后,龌龊、势利的主播代替少年按下按钮。
一切化为飞灰。
为导演和河正宇鼓掌。
-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