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笑小说》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笑小说》读后感(一):读《黑笑小说》
最近非常喜欢看短篇小说,适合睡前小读。
之前对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印象深刻。这是我第一次读这样的小说集:每一篇都在讲一个新的人物,而所有篇目的人物又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所以总能在一个故事中找到其他人的身影。他们有时候是主角,有时候是配角,在不同的故事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却还是经历着自己的人生。
这与《冰与火之歌》的POV写法可能相同(我没有看过),让我可以看到同一个事情在经历人心中和在旁观人眼中的不同。
《黑笑小说》的开始几篇,也是这样的写法。在寒川、热海、神田等人的视角间不停转换,对同一件事,可以感受到在不同人眼中的荒诞性和合理性。一如常说的一个观点——永远不要去质疑他人行为的合理性,因为你永远不可能完全以他的视角看世界。
后面几篇写的也饶有兴趣,巨乳妄想、跟踪狂入门、临界家族等都调侃了日漫角色巨乳化、公司营销手段等社会现象。
其中,《灰姑娘白夜行》作者开启了跟马亲王一样的脑洞,把灰姑娘的故事阴谋化,本来一个善恶终有报的美好童话,写成了灰姑娘一手策划嫁入皇家的密谋。
之前还看过东野圭吾的短篇小说集《超·杀人事件》,是通过短篇小说描写推理小说家的种种烦恼,来讽刺小说出版过程中的各种不合理现象。《黑笑小说》则不仅仅拘泥于这个题材,视野更宽,关注各种社会现象,甚至是不仔细观察生活都不太能注意到的现象。
《怪笑小说》《毒笑小说》,继续看,有意思。
《黑笑小说》读后感(二):将讽刺进行到底
这本短篇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和之前几本一样,一如既往的吸引人,或讽刺或煽情。东野君熟知小说出版评奖的内幕,所以前几篇有联系的故事里充满了无奈和揶揄的口吻,我知道他早期的小说并不被看好,老是与奖项无缘,个中的内幕恐怕也只有他能够通过这种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像《巨乳》《无能药》《跟踪狂》这三篇,多少反应了日本社会的那种快节奏和压迫感,让人窒息,同时,也映射了当今中国大都市人的那种迷茫和压力,尤其是《临界家族》里的一家三口,经济拮据又还要在子女身上不断砸钱,小孩不懂事,完全被宣传舆论所诱导,家长只能跟着吃哑巴亏,让我想起了那句话“你所谓的生活,只是别人的生意”,这和如今中国家长给小孩不断报兴趣班艺术班培训班补习班一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点,不能融入周围的孩子当中,所以只能负重前行。像《灰姑娘》和《不笑》两篇很讽刺,好好的灰姑娘形象在这里成了一个腹黑心机婊,通过种种手段赢得爱情和面包,啊,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奇迹》这篇故事一开始我以为是讽刺那些外貌主义者,最后将结局引向了灵异照片的前段,丧偶的父亲在数年之后能够看到亡妻的在天有灵,也算是一种含辛茹苦将子女俩拉扯大的欣慰吧。
《黑笑小说》读后感(三):“自黑”的东野
此时昏暗的天,让人有一种下午的错觉。秋高气爽,空气宜人,想不到比现在美妙的时刻。读完了东野的《黑笑小说》与《怪笑》和《毒笑》不同的是,这本书写了很多作为作家和出版社的故事,颇有点自黑的意味。读完,你会发现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你认识,看不惯的人的影子在里面,东野将他们的“丑态”全部拨出,发人深省。
又一次助跑
内容:主人公寒川心五郎是在评奖的时候都能入围,却每次都获不了奖的作家。这一年评奖结果又即将公布,各大出版社的编辑也坐立不安。负责寒川心五郎的编辑聚在一起,猜测着最终的获奖人选。编辑们对寒川不是很看好,都希望能够早早散去;寒川嘴里说着不在意这个奖项,内心却极其渴望。最终,寒川还是没有拿到这个奖项。
东野在这本小说里面将各大编辑的矛盾,寒川的口是心非描写的非常贴近生活。对于作家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对于其他行业奖项这个名词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奖项是自己实力的体现,可以物质生活能够更上一层楼,可以获得别人更多的殷羡的眼光。实质上,奖项并不是全部的实力,好的作家是一个能够用文字和读者产生共鸣的沟通者,读他的书可以让自己无比的享受,和他有多少奖项的光环无关。就像村上春树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喜欢他的还是依旧的喜欢,没有任何的改变。作家,就是在写作这条道路上一直作,才会有好的作品,只是把作品当作饵一样去沽名钓誉,那就失了写作的乐趣,得不偿失。
线香花火
内容:此短篇讲的是主人公热海圭介在获得新人奖之后,对他的生活产生的改变。获奖之后的热海慢慢变得自视甚高,对于别人的批评已经完全忍受不了,然后辞职全职写作,全然不顾他的小说并不出彩,完全达不到编辑的认可。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得到一个奖项之后,便尾巴翘上天,认为这个世界离开了自己就转不了。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东野将热海获奖前后的心里活动展现的无比真实。小小的成名,却迷失了自己。
过去的人
看这个标题就对这个小说很好理解,过去的人一方面指代的是那个辞掉工作的热海圭介,另一方面指代的是所有获得新人奖以后没有好作品出炉的作家。那个热海圭介还是一如既往的自视甚高,获邀参加新人奖的颁奖仪式,就比获奖者唐伞忏悔早一年出道,就对别人作品做出不恰当的指点,以显示自己的实力。
社会上也有这种倚老卖老的,在上海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叫老米的,原本认为他是一个容易亲近的人,实际却是一个倚老卖老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对新来的人吹牛,说自己为这个公司做了多少的贡献等等。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们说“对不起,我还有事”,然后看他们落寞的表情比什么都开心。
评审会
内容:没有获奖的寒川又被喊去做评委了,这次的评审会其实是鸿门宴。其实编辑们借用新人的作品去评审那些老牌作家的能力,可谓评审中的评审。不幸的是,寒川再一次的被淘汰了。
任何事都不能看表面,对于一件看起来十分美妙的差事,其实还是暗含机关的。就比如,高中的老师在试卷改不过来的时候,会叫上几个学生去改试卷。你认为自己可以“主宰”别人分数的时候,却何尝不是老师的替罪羊呢?当某位学霸看到试卷上面的题目被改错让他失去一分的时候,他们向老师抗议,老师看了看改动的笔迹,就说,这份试卷是XX改的。然后学霸的怒火就会烧到你身上,而老师还是那个公正毫无错误的老师。而你也被老师带上做事不认真的帽子,直到高中毕业。
巨乳妄想综合征
内容:一个看什么都像乳房的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后,变得看任何女人的乳房都是巨乳,但是一碰就会恢复原来的大小。
没啥好评价的,对于女孩子没有任何的兴趣。但是看到帅哥的时候,我时常幻想他们裸体的样子,自己抱着他们和他们做爱的感觉,这算不算是妄想综合征呢?
无能药
内容:某研究所无意发明了一种无能药(就是吃了就不能勃起的药),原本以为没有任何销路,却在防止丈夫婚外情上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销量一路飙升。但渐渐的,销量却慢慢的下降,发现女人们用面团涂成红色代替无能药,让他们潜意识让自己勃起不起来。
不知道如果真的有这种药的话,我是否会买。如果我有男友的话,彼此的相信我认为是第一位的吧,如果需要用药来维持的婚姻和爱情,我认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既然彼此怀疑,何不一刀两断,了却负担?
显微眼
一个有着显微镜般眼睛的人中的世界是怎样的?读完这篇小说你就知道。没什么想要解说的欲望,谅解。
钟情喷雾
内容:隆司喜欢了一个女孩子,那女孩却只想送给他好人卡。于是在网上找到一家研究所,研制出了那个女孩所喜欢的气味的喷雾。随着时间的推移,喷雾的用量越来越大,最终还是没有将女孩拿下。于是那个博士用隆司身上的气味研制了绝情喷雾,喷了就会让男人没有任何女人缘。
灰姑娘白夜行
内容:一个如穗子般的灰姑娘,经营着自己的人生。父亲的婚姻是自己生计不犯愁的工具,水晶鞋是自己蜕变的计策,看起来受家里人欺负,其实自己早就已经有成为女主角的觉悟,悲剧只是让自己的故事更加的感人。
跟踪狂入门
一个想寻找存在感的女友,让自己男友当跟踪狂。如此变态的女友,你值得拥有。
临界家族
小孩玩具装备的竞赛,可惜自己家刚买的玩具总会在买了之后就会过时,于是重复着这一个过程。
不笑的人
两个不适合做笑星的人,竟然说起了笑话。最后说自己是说笑的人的时候,一脸严肃的侍应生笑了。
奇迹之照
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因为一次自己的母亲灵魂附体,拍了很美的一张照片。于是就认为自己是个美人儿,于是在自我的欺骗中越走越远。
《黑笑小说》读后感(四):笑着笑着就难受了
我自己也写小说,也是个作者,也当过编辑,看完这本书的前面四个故事之后真不知道怎么形容心情,第一反应当然是笑的,“擦,这是把出版社主编、编辑、作者集体黑了一次吗?”可是笑完之后又觉得无比难过,“擦,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作者,这小说也是我未来的宿命吗?”
渴望得奖又屡战屡败的那种焦虑;渴望摆脱工作束缚、专业写作的迫切;崭露头角之后迅速被遗忘的失落;不能为出版社牟利就会被果断遗弃;对新生代作家、新作品形式和内容难以认同,并因此被时代抛弃……文坛的这些无奈,作者用黑色幽默的笔法写出来是一出出情景喜剧,但看了实在让人悲哀:这本书真是讽刺出版圈、扼杀作家梦的奇书。
这时代让人困惑,让人想书写;可是这时代又太迅疾,少人细心去看。作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嘲讽的字眼儿,大概因为东野圭吾本身也坐过多年冷板凳,对这个圈子的世态炎凉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他写出这样的故事更让人“细思极恐”。
然后,还来不及更多感慨作家们的命运,作者画风一转,又转到插画师那里了。插画师画了太多大胸美女,得了一种看什么都像大胸的病,简称“巨乳妄想综合征”。
从这里开始,东野的脑洞就开得越来越大了,小说的构思一个比一个精巧:发明一种让男人性无能的药水(而且销量奇佳);长出一双能够看到细微颗粒的眼睛;提炼一种能够让人爱无能的喷雾……荒诞中反应的是一个又一个让人不得不深刻思考的问题:伴侣的信任危机;环保问题;爱情危机,等等。原以为水到渠成,竟然横生波折;刚感觉山穷水尽,突然又柳暗花明。无论脑洞开到什么程度,结局都只有一个:万万没想到。
以前看东野的长篇,无论是最著名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还是后面的《彷徨之刃》《圣女的救济》,都会在绝望之余给人一些温暖的希望,前不久新出的《解忧杂货铺》就更不用说了,更是一本暖意融融的心灵鸡汤。但是《黑笑小说》里面这些短篇小说,根本不给人温暖的余地。“世界就是这么黑,你自己看着办吧。”才是作者的调子。那篇商家诱导消费的《临界家族》简直让人对这个处处营销陷阱的世界充满了绝望。
不过我更爱这样的东野。可以说,我是从这些短篇开始才真正尊他为“大神”。以前总有人对他的“推理”不屑,甚至觉得他写的根本不是推理。看了这本小说集我觉得这种争论完全没有意义了,他写不写推理,都不影响他做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只能说读者对小说尊重得不够,对类型小说又有所偏爱。如果一个作者一定要靠类型小说出道、畅销、引起关注,那么在出道、畅销、引起关注之后,作者能够开创更广阔的写作空间,让自己更多类型的作品被认可,也是一件大好事。
《黑笑小说》读后感(五):我可能看了一本假书
翻开第一个故事,我以为“三笑”可能是相互关联的,都围绕炙英社而描写文字圈的心酸,我是拒绝的,因为,《歪笑》真的不好看,我不想继续看下去了。
不过,《审评会》里感觉最迟钝、没有前途作家大奖,我也是哈哈哈,比之前的一系列故事有趣一点点。
前4篇跟《歪笑小说》是一个系列的,估计后几篇跟《怪笑》是一个系列的。可能是写完《歪笑》和《怪笑》后,硬要凑成“三笑”,所以把之前不过关的稿件凑到了一起,编成了《黑笑》;也可能是写完《歪笑》后,想继续写炙英社的故事,但写了4篇就怎么也写不出来了,可是已经答应了书社要写完一本书,所以拿小短文来凑,也要凑成一本书,写完《黑笑》后脑洞停不下来,干脆就再写一本《怪笑》好了。不知道是哪一种,毕竟我是个借不到《怪笑》的人啊。
剩下的几篇短文,嗯,作者讨好读者的目的太明显了,看过去都是那种,可以改编成世界奇妙物语里的小剧场。
当然,很大的可能是,我跟作者,没有产生共鸣吧。道理我都懂,可他讲出来,就是老生常谈啊。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
